Navigation menu
近期,关税战愈演愈烈,在此背景下,我们特别盘点美国十家科学仪器企业在华的发展布局,以期洞察未来趋势。
2025年2月28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24在中国的美国企业特别报告》,报告共收集了70家标普500成分股美国企业的数据,这些企业均披露了其在中国市场的营收数据。
样本企业在全球市场的收入总额超过2.5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2023年GDP总和的9%。报告中不仅提及了苹果、特斯拉、沃尔玛等知名企业,还特别关注了珀金埃尔默、revvity等科学仪器领域的美国品牌。
回顾历史,自上世纪80年代前后,珀金埃尔默、安捷伦、赛默飞、沃特世等一批美国仪器公司相继叩开中国市场大门,开启跨越四十余年的本土化探索。这些企业通过成立办事处、设立实验中心等方式,不断深化在华布局。然而,自2018年贸易战爆发以来,美中关系持续紧张。特别是近年来,美国政府针对中国高科技产业实施严格出口管制,加之俄乌战争引发的地缘政治危机,导致许多美资企业纷纷将部分生产基地迁往他处。但总体来看,中国市场对美国企业的吸引力依然强劲。
珀金埃尔默“在中国,为全球”珀金埃尔默伴随改革开放成为首批进入中国的外资医疗企业,在上海、广州、北京、成都办公大楼设立了客户体验中心(简称CKC)、全球软件研发团队和全球应用开发中心。珀金埃尔默自2017年开始在太仓投产,目前包括AAS、GC、ICP-OESICP-MS、红外光谱等多类别产线已陆续落地太仓。
,珀金埃尔默自1978年起在中国开展业务,是第一家进入中国市场的国际科学仪器公司,多年持续为中国用户赋能。未来公司将会坚持创新发展,推出更多创新性强、性能卓越的仪器设备。他还着重表示,珀金埃尔默太仓工厂扩建项目已完成,新的现代化生产设施和运营平台将在现有的太仓基地附近投产,面积扩大近四倍,并将逐步实现全品类产线转移。这将进一步提升公司在中国市场的生产和运营规模,更好地服务中国客户。珀金埃尔默将持续关注中国市场与客户需求的变化,不断推出适应中国市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为中国客户提供创新技术和专业服务。
团队、研发、制造、并购、合作,打造本土化生态链——访珀金埃尔默分析解决方案&客户支持全球高级副总裁Steve Bell 和全球副总裁、大中国区销售与服务总经理朱兵
沃特世“深耕方可致远”自上世纪80年代进入中国以来,沃特世在大陆及香港、台湾均设有运营中心,并在上海、北京、广州设立实验中心和培训中心。2022年7月沃特世大中华区总部正式落户上海。2022年12月交付首批“中国制造”的色谱产品。2024年10月,沃特世继续扩大在中国的本土化举措,宣布其高分辨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系统XevoTM G3 QTof在中国进行生产,并成功交付中国科学院青岛能源所。此举标志着继今年上半年成功实现多款液相色谱及全系列三重四极杆质谱的国产化之后,沃特世本土化进程再次实现“质”的飞跃。
沃特世公司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经理李庆2024年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
安捷伦围绕“中国制造2025”、“健康中国”等国家政策去制定本土化战略截至目前,安捷伦在国内已建立两处制造基地,四座卓越服务中心(分别是:上海、北京、广州跟成都),八处物流中心,拥有2500名员工,以此更好地服务用户。值得一提的是,公司正在深入执行本土化战略,这个战略特点是“入乡随俗”,包括积极支持中国的国家战略,例如“中国制造2025”、“健康中国”、“十四五”规划。2022年1月,安捷伦宣布将在上海制造中心扩大液相色谱仪、光谱仪及质谱仪系统等先进技术产品的生产规模,投资额达1.4亿元人民币。目前,上海制造中心已发展成为安捷伦全球最大的气相色谱生产基地。
赛默飞“创领共生”自1982年在中国设立第一个销售办事处至今,赛默飞世尔科技已正式进入中国40余年。赛默飞在中国的总部设于上海,并在北京、广州、香港、成都、沈阳、西安、南京、武汉、济南等地设立了12个商业办公室,员工人数超过7000名。为了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现有10家工厂分别在上海、北京、苏州和广州等地运营。赛默飞在全国还设立了5个应用开发中心以及示范实验室,将世界级的前沿技术和产品带给中国客户,并提供应用开发与培训等多项服务;位于上海和苏州的3个中国创新研发中心,拥有110多位专业研究人员和工程师及100多项专利。同时,在全国有8个服务中心以及2800余名专业人员直接为客户提供服务。2023年,赛默飞宣布了“创领共生”的全新在华发展承诺。
赛默飞中国区新掌门人:如何在变局中谋创新?——访赛默飞中国区总裁Miguel Faustino
赛莱默“在中国、为中国、同中国”赛莱默中国总部位于上海,在10个主要城市设有办事处,员工超过1000人。为更好服务本土客户,公司在北京、沈阳、南京和福州开设工厂,在上海和南京拥有研发团队,在南京设有智能决策支持中心,通过数字化转型帮助客户解决水问题挑战。赛莱默携手其200家渠道伙伴,共同为中国市场打造了最为多样化的产品组合。此外,公司遍布全国的59个售后服务网点,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效、可靠的“妥妥服务”,确保每一位客户都能享受到无忧的售后体验。
丹纳赫“创升中国2.0”丹纳赫中国致力于成为最本土化的跨国公司,持续推进4个本土化战略:研发本土化、生产本土化、人才本土化和运营本土化。丹纳赫集团在2022年初启动的本土化战略,旨在立足双循环,加速本地创新、本地制造和本地商业化,未来其在华销售产品中的80%将由中国本土生产。目前,丹纳赫在中国拥有15家本土制造基地,近20支研发团队。贝克曼库尔特已成功转移来自欧洲、美国、日本等多条产品线到中国苏州,实现本土生产。SCIEX在中国生产的首台本土化质谱产品交付。Cytiva增资6000万元升级的中国科创中心开幕,助力中国生物制药行业发展。徕卡生物系统发布其为中国市场度身打造的全新本土品牌——易华徕,同时其首款本土化试剂——易华徕一抗也正式发布。2023年11月的进博会上,丹纳赫宣布“创升中国”2.0战略,进一步升级政、产、学、研、医、投等多领域。
全球视野·本土深耕 - 丹纳赫中国生命科学平台的战略升级——对话丹纳赫中国生命科学总裁胡翔宇
伯乐进一步去加强在中国本土化战略层面的资源投入Bio-Rad在中国的本土化进程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初,迄今已有30年的历程。当时Bio-Rad在中国就已经设想建立其研发中心。现如今聚焦于细胞学和相应抗体产品线的上海张江研发中心,已然成为Bio-Rad中国非常重要的研发中心之一。而后Bio-Rad在苏州工业园区陆续建立了研发中心,聚焦于层析技术和层析产品线,成为全球研发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 Bio-Rad 在北京、 上海、 武汉、 广州、 香港和台北设立了办事处, 并在上海外高桥设立了保税库, 分别配备技术支持、 客户服务、 维修和商务人员。Bio-Rad 希望为中国用户提供迅速反应的物流体系, 将 Bio-Rad 产品更快送达到中国任何地区的用户手中;同时 Bio-Rad 也将进一步加强售前和售后的技术支持力量, 为用户提供更专业更贴心的技术支持。
从数字PCR“引路人”到“引领者”,解析伯乐的中国发展战略——专访伯乐Bio-Rad副总裁,大中华区总经理盛海刚
Illumina中国仍然是非常重要的市场力量因美纳自2005年进入中国市场后,逐步构建起覆盖研发、生产、服务与资本合作的本土化网络。
2022年9月,因美纳宣布在上海浦东新区设立中国首个制造基地,初期投资5000万美元,计划从测序试剂生产起步,逐步扩展至仪器组装。该基地被定位为“辐射亚太的供应链枢纽”,原计划2028年前实现核心设备本土化生产。
同时,公司还在2021年11月,与红杉资本中国共同发起“智能医疗基因组学孵化器”,首期投入2亿元人民币,重点扶持肿瘤早筛、微生物组学等领域的中国初创企业。截至2024年底,已孵化12家企业,其中3家进入A轮融资。
然而,随着因美纳被列入实体清单,这些项目或许存在变数。因美纳被列入清单的消息引发资本市场剧烈震荡,其股价在2025年2月5日至4月9日期间累计跌幅近40%,并上月宣布削减1亿美元成本,以应对中国对其基因测序仪的进口禁令。本周三,因美纳宣布裁员300余人,应对测序仪进口禁令。
Jacob Thaysen在接受上述采访时强调,“目前我们的产品在不可靠名单上,这意味着无法向中国销售仪器,但我们会继续为所有中国客户提供耗材支持,尤其是那些需要优质测序才能获得正确治疗的中国患者。”
Veralto Corporation“创升中国”美国时间2023年9月30日,丹纳赫宣布已完成了其环境与应用解决方案部门的拆分,成立独立上市公司Veralto。10月9日,Veralto中国启航庆典在上海成功举办。
在本土化战略方面,Veralto集团大中华区总裁秦晓培指出,中国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市场,有着自己独特的本土文化和营商环境,因此中国的本土化战略并非只是硬件设施的转移,而更需要本土化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根据业务规模的不同,Veralto 分阶段推进旗下业务的本土化:规模较大的子公司,已在中国布局研发和生产,继续扩大规模针对中国本土需求进行定向研发;而规模相对较小的运营公司,依托集团已有的本土化资源,逐步实现本土化合作。
秦晓培表示,Veralto 将始终秉持 “创升中国” 的战略指引,通过深入了解中国市场需求,持续完善产品方案技术、生产研发等方面的本地化布局。同时,还将实行更接地气的商业运作模式,更加迅速、敏捷地对市场进行回应,以本土化竞争为契机,不断提升自身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实现共同发展。
Revvity“in China for Global”Revvity瑞孚迪于2023年5月正式成立,前身为珀金埃尔默生命科学和诊断业务公司.中国是Revvity瑞孚迪重点布局的市场之一。Revvity瑞孚迪全球最大的研发及生产制造基地就位于江苏太仓,为Revvity瑞孚迪全球业务的新技术、新产品转移和制造提供桥梁,更是Revvity瑞孚迪中国本土化研发及制造转型的承载地。过去几年里,Revvity瑞孚迪不断将全球领先创新成果引入中国,满足中国客户的需求,如今已经实现在新生儿筛查、产前筛查等妇幼健康领域一半以上的本土化生产,在传染病检测及输血安全产线也实现了百分百的本土化研发及生产,未来期待尽快实现所有产品的国产化。
Revvity集团副总裁-北亚洲及大洋洲总经理坚舜弼(Kyon SoonPil)先生表示:中国拥有全球第二大医疗健康市场,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潜在的巨大机遇。在中国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下,瑞孚迪将持续为中国客户提供从科研到诊疗的创新解决方案,携手优秀本土合作伙伴,共建共享、全面健康,共同助力 ‘健康中国2030战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正式官宣!Revvity发布本土化品牌名“瑞孚迪”随着关税战的不断升级,美国仪器厂商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如果提价,可能会失去销量;如果不提价,则需要压缩成本。相比之下,那些在中国市场深耕布局的美国仪器品牌展现出了更强的韧性。通过在中国市场建立完善的销售网络、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等,多家仪器公司不断践行着本土化战略,不仅提升了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还在关税波动中拥有了更大的回旋余地。
未来,关税风暴或仍将持续,但美国仪器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布局已成为其抗风险的重要支撑。这种本土化战略不仅有助于这些企业应对当前的贸易战,还将为其未来的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
为促进中国科学仪器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搭建科学仪器行业”政、产、学、研、用、资、媒“等各方有效交流平台,”第十八届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ACCSI2025)“定于 2025 年5 月 11-13 日在上海松江区召开。ACCSI2025 以“数智驱动 新质引领”为主题,由仪器信息网主办。
国产电镜“突围战”:核心技术攻坚,中国力量如何逆袭?6月27日,见证突破!
创新破局:气体传感器和科学仪器国产替代的盈利密码——四方光电创始人熊友辉博士专访
破解永久化学物检测难题——4月23日前沿技术大揭秘!
加快仪器装备自主研发!《上海市促进检验检测认证行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印发!
大力培育高分辨质谱、流式细胞仪等仪器研制!《深圳市全链条支持医药和医疗器械发展若干措施》印发
莱伯泰科全国巡回技术交流会北京站收官:元素分析全链条国产方案赋能设备更新!
华仪宁创总经理闻路红:如何研制具有原创性和差异化特色的国产质谱仪?ACCSI2025
55年质谱技术深耕,这家外企如何赋能中国质谱本土化创新?ACCSI2025
安益谱张小华:国产超高分辨四极杆傅里叶变换质谱仪如何实现技术突破与产业化?ACCSI2025